王大鵬
發布日期:2019-07-11 瀏覽:次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簡介 |
||
姓 名 |
王大鵬 |
|
性 別 |
男 |
|
出生年月 |
1979.10 |
|
最高學歷、學位 |
博士研究生 |
|
職 稱 |
副教授 |
|
職 務 |
教研室主任 |
|
電子郵箱 |
wangdapeng@usts.edu.cn |
|
個人簡介 |
||
一、基本情況:包括學習簡歷,工作經歷,指導研究生、社會兼職、獲得榮譽等情況 2009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蘇州科技大學。曾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訪問學者工作,擔任蘇州市第六批科技鎮長團成員、蘇州市民盟第十四屆高等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獲江蘇省民盟先進個人稱號。曾指導學生分別獲得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一等獎。講授研究生課程《結構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
|
||
二、主要研究領域及學術成就: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有兩個:橋梁健康監測和橋梁結構抗震。其中,橋梁健康監測集中于光纖傳感技術、機器學習智能監測和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等。橋梁結構抗震集中于橋梁抗震性能評估及試驗方法等,研究了基于互聯網的橋梁結構協同試驗方法與技術,曾進行了國內首個三校合作的橋梁結構遠程協同擬動力示范性試驗。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2項以及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檢索10余篇,曾獲得江蘇省教育教學與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人,以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工程力學》等期刊審稿人。
|
||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基于FBG宏應變空間拓撲陣列的組合梁橋整體性態演化與監測研究”(51308369). [2]大型復雜結構抗震混合試驗關鍵技術與應用.江蘇省教育教學與研究成果獎二等獎(4/7), 2018. [3] Dapeng Wang and Wenda Zhang. Damage detection combin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dynamic response from FBG arrays. Journal of Civi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2023, 13: 101-115. [4] Zihao You and Dapeng Wang. An extractionmethod for structural features based on edge detection andmulti-conditional filtering: a case study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24. [5]王大鵬,梁銀豐.外置耗能器與復位器的自復位橋墩抗震性能研究,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 42(8): 9-17. [6] Wenda Zhang and Dapeng Wang. Damage identific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and long-gauge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Applied optics, 2020, 59(33): 10532-10540. [7]羅家豪,王大鵬.基于VMD和AP聚類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電子測量技術, 2022, 45(17): 51-55. [8]王大鵬,龐香潤,田石柱.基于長標距光纖布拉格光柵陣列動態響應的參數識別.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7, 54(7): 070602. [9]緒向首,王大鵬.基于光頻域反射技術的拱橋模型應變分布試驗研究.光通信技術, 2021, 45(9): 20-23. [10]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光纖監測和損傷識別方法.蘇州科技大學2021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