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黄色一级视频_99成人在线视频_色黄视频网站_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下一站

37000cm威尼斯|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導師簡介 > 結構工程 > 正文

方有珍

發(fā)布日期:2019-07-11   瀏覽:

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簡介

   

方有珍

   

出生年月

19723

最高學歷、學位

研究生、工學博士

   

  

   

 

電子郵箱

Fyz72@mail.usts.edu.cn

個人簡介

一、基本情況:包括學習簡歷,工作經歷,指導研究生、社會兼職、獲得榮譽等情況(限150字以內)

1992-1999年,甘肅工業(yè)大學工民建本科、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2002-200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結構工程鋼結構博士研究生(工學博士)。1999 -2007年,蘭州理工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2006);2007~至今,蘇州科技大學混凝土教研室副教授、教授(2012),獨立與合作指導研究生80余名,畢業(yè)60多名?,F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國家科技部、國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山東省科技廳、浙江省科技廳安徽省科技廳、江西省科技廳、廣東省科技廳專家?guī)斐蓡T,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鋼結構專家委員會成員和檢測鑒定加固改造分會常務委員;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學報》、《建筑結構學報》、《工程力學》、《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吉林大學工學版》等期刊審稿人。蘇州市緊缺高層次人才資助(2007)、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2010)、蘇州科技學院首屆青年教師標兵(2011)和江蘇省首批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境外研修計劃(2011)2012/8~2013/8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訪學、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4)、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2016)、蘇州科技大學優(yōu)秀教師(2017)。2022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10)、2004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10)、2023年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3/10)。

二、主要研究領域及學術成就:(限300字以內)

主要研究方向 部分外包混凝土組合結構體系抗震性能;部分自復位結構體系抗震性能;新型開孔鋼板部分約束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預制裝配式剪力墻與框架結構體系;工程結構加固改造。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 510782475147828652178149)、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09558)、江蘇省教育廳重大項目和中國電網應用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建設部科研項目和江蘇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等多項。在國內較早開展了SRCW結構體系、部分外包混凝土組合柱(PEC結構體系、部分自復位結構體系、新型開孔鋼板部分約束混凝土組合剪力墻結構體系和新型組合連接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研究,在《建筑結構學報》、《土木工程學報》、《工程力學》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約50余篇論文被SCI/EI檢索、8篇論文入選領跑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1篇論文入選《建筑結構學報》2012-2016高引論文榜單、1篇論文入選《工程力學》2012-20172013-2018高引論文;2009年參與出版專著1部;作為主要起草人參與行業(yè)標準1部和地方標準3部。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限10項以內)

1. 方有珍,顧強孫國華包張君鈕榮斌部分外包混凝土組合柱-鋼梁T形連接件連接框架層間抗震機理研究,建筑結構學報,2015,36(12);

2. 方有珍,楊彬,鈕榮斌孫國華.新型PEC-鋼梁端板連接組合框架層間抗震機理試驗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5,47(6);

3方有珍,趙凱,楊永龍,孫國華.新型PEC-鋼梁中節(jié)點摩擦耗能部分自復位連接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6,49(4);

4方有珍,馬雪玉,耿蘇齊,金晶汪逸萍.摩擦耗能部分自復位連接組合框架邊節(jié)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工程科學與技術(原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7,49(3)

5方有珍,戴雅萍,王辰宇,趙宏康楊彬.薄鋼板PEC-削弱截面鋼梁框架層間抗震試驗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7,52(4)

6方有珍,紀杰,蔡姍姍,陳軍,孫國華PEC(弱軸)–削弱截面鋼梁端板連接組合框架抗震試驗研究,工程科學與技術(原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850(6);

7方有珍,徐曉光孫國華,符興國T形件螺栓連接卷邊PEC鋼梁組合框架結構抗震試驗研究,應用基礎與工程學報,2019,27(5);

8方有珍季云陳軍,孫國華摩擦部分自復位連接組合框架層間抗震修復性試驗研究,工程科學與技術(原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951(6)

9陳以一, ,胡夏閩,趙根田,薛建陽方有珍 .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guī)程T/CECS   719—2020),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2020-11-09發(fā)布;

10. 方有珍,黃志豪,張志成,孫國華有限長度預拉桿部分自復位PEC柱組合框架中間層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建筑結構學報,202142(4)

11、YangJun,Sun ChenlinXu XiaochunFang YouzhenSun Bin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a new precast shear wall system with angle steel   connectors,Structures,DOI10.1016/j.istruc.2023.03.166;

12YangJunWang Yingqian,Xu XiaochunFang YouzhenSun Bi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recast shear wall systems with   different connection methods under the coupling action of axial tension and   cyclic horizontal loadStructuresDOI10.1016/j.istruc.2023.105152。

上一篇:唐興榮

下一篇:范存新

XML 地圖 | Site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