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
|
||||||
個人概況 | |||||||
教育背景 2008.09~2014.01 同濟大學 結構工程專業 博士 2000.09~2003.06 武漢大學 結構工程專業 碩士 1995.09~1999.06 華中科技大學 建筑工程專業 本科 工作經歷 2013.08~至今 蘇州科技大學 37000cm威尼斯 副教授 2015.07~2016.01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英國南威爾士大學) 工程與科學系 訪問學者 2006.06~2013.08 蘇州科技學院 37000cm威尼斯 講師 2003.07~2006.06 蘇州科技學院 37000cm威尼斯 助教 1999.07~2000.08 武漢市建委城建職業學校 任教 |
|||||||
教學工作 | |||||||
本科生課程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 混凝土結構設計 · 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設計 ·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 ·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 教學成果 2教改項目 · 《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設計》院級一流本科課程. 蘇州科技大學37000cm威尼斯,2020.11,主持 · 《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蘇州科技大學課程教學綜合改革項目,2018,參加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精品課程.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09.5~2010.5,參加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8年度學校重點教改項目,2008.6~2010.6,參加 ·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蘇州科技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7.10~2009.10,參加 2教改論文 · 邵永健,康建飛(學),趙宏康(外),勞裕華,夏敏. 地方高校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大學教育,2018年第8期/9~11. · 邵永健,勞裕華,劉凡,夏敏,殷志文,方有珍,段紅霞.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建設探討. 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第3期. · 夏敏,許佳修,勞裕華,段紅霞.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 新課程研究,2009年第1 期. · 夏敏. 關于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若干建議. 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11卷. 2主編教材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2版)》. 邵永健, 夏敏等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書號:ISBN 978-7-301-23028-2/TU·0356.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習題集》. 邵永健, 夏敏等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書號:ISBN 978-7-301-30503-4. 2教學成果 · “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排名第5 · 基于校企合作的土木工程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江蘇省2015年度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成果獎,排名第6 · 第二屆江蘇省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三等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江蘇分會、江蘇土木工程教育工作專業委員會授予 · 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二等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授予,排名第1 · 應用型本科《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2011年蘇州科技學院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5 · 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排名第3 |
|||||||
科學研究 | |||||||
研究方向 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與應用 建筑物鑒定與加固 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 科研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預制柱-疊合梁裝配整體式框架節點抗火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2017.08~2021.12,參與 · 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自然科學),基于子結構模型的約束SRC異形柱火災全過程性能研究,2014.09~2017.12,參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子結構模型的約束PEC柱火災全過程性能及抗火設計方法研究,2012.08~2016.12,參與 · 建設部科研計劃項目,受火后混凝土結構基于纖維模型的算法研究和試驗驗證,2010.05~2012.12,主持 · 校級科研計劃項目,壩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縫控制研究,2009.12~2011.12,主持 代表性論著 [1] 受火后混凝土框架基于纖維模型的軟件開發與試驗驗證,工程力學(EI收錄),2016年第33卷第11期/163~173,排名第1 [2] 火災后空間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受力性能模擬,防災減災工程學報(CSCD核心),2015年第35卷第3期/378~384,排名第1 [3]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spatial concrete frames after fir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EI收錄),2012年204-208卷,排名第1 [4]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 frames after fire with fiber model,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EI收錄),2012年193-194卷,排名第1 [5] 基于纖維模型的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有限元分析,防災減災工程學報(CSCD核心),2012年第1期,排名第1 [6] 受火(高溫)后混凝土的隨機損傷本構關系,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EI收錄),2011年第2期,排名第2 [7] 壩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縫寬度計算公式探討,混凝土(中文核心),2011年第9期,排名第1 [8] 鋼筋應力與裂縫寬度關系的模型試驗研究,混凝土(中文核心),2011年第3期,排名第1 [9] 鋼筋混凝土簡支梁裂縫寬度相似率計算公式探討,四川建筑科學研究(中文核心),2011年第1期,排名第1 [10] 上海共舞臺文物保護建筑勘察工程實例,建筑技術(中文核心),2010年第9期,排名第1 [11] 鋼筋混凝土梁底面與側表面裂縫寬度關系的試驗研究,混凝土與水泥制品(中文核心),2007年第2期,排名第1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相似率試驗研究,長江科學院院報(中文核心),2004年第4期,排名第1 橫向服務 · 2009年主持完成了一項上海市文物保護建筑——共舞臺的房屋勘察與質量檢測工作 · 2018年參與完成蘇州教育局校安工程虎丘區校安復核工作 |
|||||||
獎勵榮譽 | |||||||
科研獎勵 · 2019年獲得《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編輯部》授予的2015~2016年度優秀論文TOP10 · 2005年獲得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授予的“水電站壩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縫研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教學獎勵 · 2019年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混凝土與組合結構教學團隊),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排名第4 · 2016年、2017年獲得蘇州科技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
|||||||
|
|||||||